近日,河南省平顶山尼龙新材料开发区入选绿色化工园区名录(2023年),成为该项认定工作开展以来河南省唯一入选的化工园区。“这是对开发区协同推进节能、降碳、减污、增效、扩绿工作的充分肯定。下一步,我们将从构建循环经济产业链、加强资源能源综合利用、推进工业节能减碳等方面大力补短板、强弱项,持续提升绿色发展水平。”平顶山市委副秘书长、尼龙新材料开发区党工委书记刘明毓表示。
“按照‘大尼龙、全产业链、国际化、创新引领’四大战略,开发区聚焦主导产业发展,不断延链、补链、强链,产业关联度和集中度进一步提高。”开发区相关负责人表示。
据了解,近年来,尼龙新材料开发区多措并举,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尤其是2022年12月,开发区被纳入绿色化工园区(建设期)名单后,持续优化产业布局,延伸循环经济产业链,促进园区企业资源互相利用,实现了工业废弃物的减量化和资源化。
在延链、补链、强链过程中,尼龙新材料开发区构建了产业链协同发展的绿色循环工业体系,打通了煤基尼龙化工产业链,形成尼龙66、尼龙6、聚氨酯三条主要产业链,产业链完整度、龙头企业引领、产品产能、产品质量等方面全球领先。与此同时,开发区还建成了集中供热中心、工业气体中心和覆盖全区的公共管廊系统,蒸汽、压缩空气、高纯水等生产要素统一供应。
此外,尼龙新材料开发区还建成了昌明科技年产30万吨尼龙产业链副产物综合利用、桉粒佳年产60万吨硫酸铵资源化利用等一批副产物综合利用项目,实现了工业废弃物的减量化和资源化;开发区加强尼龙切片、工业丝等工业副产品的回收利用,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率超过80%。通过产业链上下游一体化和生产要素集中布局,资源在园区“吃干榨尽”,实现了产业链上下游关联、要素共享、闭环发展,园区产业链整体生产成本降低约20%。
开发和使用绿色能源是节能降碳的重要举措。煤层气在燃烧时产生的二氧化碳远低于其他化石燃料,能够从根本上改善温室效应,有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尼龙新材料开发区合理利用平煤神马集团开采产生的煤层气,规划建设日产10万立方米的压缩天然气(CNG)供气设施,一期日产4万立方米的CNG气站于2023年7月建成投运,实现了对传统能源的部分替代,满足了园区天然气需求,进一步提升了煤炭资源综合利用效率。
值得一提的是,尼龙新材料开发区还积极创新探索产业“光伏+”模式,合理利用园区闲置屋顶资源开展光伏发电。截至目前,园区企业已利用屋顶面积超过20万平方米,装机容量超过30兆瓦,年产生绿电3000万千瓦时。
为统筹推进绿色园区创建工作,尼龙新材料开发区成立了绿色发展工作领导小组,由开发区党工委、管委会主要领导任组长。领导小组从绿色发展、“双碳”战略、循环经济、生态修复、排放监管、环境治理、资源能源节约利用等方面入手,建设全国示范性绿色化工园区。
为充分发挥绿色工厂对绿色园区创建的支撑作用,尼龙新材料开发区联合绿色工厂相关负责人,设立了“绿色园区创建办公室”,制定了《平顶山尼龙新材料开发区工业企业绿色发展评价标准(试行)》,开展工业企业绿色发展评价,引导企业提升绿色化发展水平。
期间,尼龙新材料开发区开展绿色设计产品、绿色工厂、绿色供应链认定工作,构建全生命周期绿色制造体系,主导产业绿色产业链体系初步形成。开发区编制了《产业链资源配置及利用分析报告》,对准入项目的资源配置和利用情况进行分析,不断提高入园项目的产业关联度和资源利用率;印发了《招商引资项目准入综合评审办法(试行)》,从产业吻合、安全环保、绿色节能、综合贡献等6个维度进行项目综合评审,并设定了相关资源能源利用、产业绿色化、生态环境等方面的评价指标,发布了产业发展指引和“禁限控”目录;制定了企业准入、退出及黑名单制度,切实提高入驻项目的高质量发展水平。
此外,尼龙新材料开发区还通过“源头减碳、过程控碳、末端去碳”引领开发区绿色低碳发展。开发区实施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加快推进污水处理厂尾水人工湿地建设,建立环境准入负面清单,引导企业对标先进生产工艺、推动设备升级,实施“超洁净排放”。同时,开发区加强环境运行监测,污染物排放保持先进水平。2022年,开发区万元工业增加值碳排放量较2021年降低5.1%,废水排放量降低6.9%,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主要污染物弹性系数控制在0.8以内。开发区还鼓励企业开展清洁生产,重点企业100%通过清洁生产审核。
8月29日,陕西延安富县工业园区总体规划、产业规划汇报会在陕西富县召开。
9月6日,由长兴岛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主办的第二届中国CDMO产业发展圆桌会议在大连举行,旨在吸引更多优秀企业家来长兴岛投资兴业,集众智、聚合力、共发展,助力长兴岛早日成为“中国原料药高地”“世界原料...
浙江岱山经济开发区将党建深度融入企业服务、人才建设等中心工作,切实做好“融合”文章,不断深化“蓝海红链益企精彩”园区党建品牌建设,全面助力营商环境提质增效,以党建红色引擎驱动园区经济发展提速增效。
近日,位于襄阳市谷城经济开发区谷城循环产业园区的湖北景锂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年产5万吨废旧锂离子电池回收及再生利用智能生产线高速运转,从回收的锂电池磷酸铁锂废料中提取高纯度的碳酸锂、磷酸铁等材料再次利用,...
8月28日,在青岛举行的“共享合作机遇,共赢发展红利”济南合作新机遇专题推介会上,总投资11亿元的宁波清泰年产2.5万吨高纯石英砂和1万只光伏石英坩埚项目签约落户济南新材料产业园区。
9月5日,湖南省副省长、湖南省公安厅厅长王一鸥到岳阳开展“链长到一线”调研,实地调研现代石化产业发展并主持召开座谈会。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六铺炕北小街甲2号《中国化工报》社有限公司邮编:100120
本文由:Kaiyun中国,Kaiyun平台官网,Kaiyun官方入口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