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壁航盛汽车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年产智能导航及多媒体系统、智能交通及防盗系统等240万台套,国内市场占有率30%,并实现了出口额高速增长。图为车间一角。余合保乔地摄
鹤壁市高新技术企业从2015年的25家增长到现在的90家,提前一年在全省率先完成高新技术企业倍增计划;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从13家增长到目前的226家,增长17.4倍;全市研发投入强度增长71.1%,增速位居全省前列。
“中国天眼”三分之一的反射面板由海能达鹤壁天海电子信息系统有限公司生产;中维化纤股份有限公司在国内率先研发并掌握尼龙66八头纺丝技术,是全球第七家、国内唯一掌握安全气囊丝生产技术的民营企业……
全国两会期间,记者在河南省鹤壁市采访时了解到,近年来,鹤壁市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围绕建设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示范城市、打造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样板区的发展定位,通过培育创新主体、搭建创新平台、实施创新专项、优化科技服务、完善政策体系等举措,不断推动创新驱动提速增效,科技综合实力进入河南省第一方阵。
只见机器不见人,是科技日报记者走进仕佳光子公司智能制造车间采访时的第一感受。“近年来,我们加强与中科院半导体研究所合作,引进高端人才,加快科技创新步伐,实现了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转变。通过科技创新和智能化、绿色化改造升级,公司大幅提升了产品市场竞争力。”河南仕佳光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常务副总裁吴远大表示,在此过程中,鹤壁市委、市政府及开发区管委会高度重视企业科技创新工作,选派企业服务管家主动对接企业需求,宣传惠企政策措施,帮助企业实现了快速健康发展。
建设5G产业园,是鹤壁市布局数字战略新兴产业的一项重大战略举措。京东、阿里、奇虎360等一大批互联网企业的部分数字经济业务相继落户这里。其中阿里云创新中心是阿里巴巴集团基于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打造的科技类“双创”孵化服务平台。阿里云创新中心(鹤壁)等3家企业获批省级众创空间,成为该市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为创业企业聚合资源的又一支强大力量。
数据显示,近5年来,通过培育创新主体、加强创新平台建设等举措,鹤壁市已获评省级众创空间5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8家,省级以上研发平台达到95家。
“当前,全市高新技术企业从2015年的25家增长到现在的90家,提前一年在全省率先完成高新技术企业倍增计划;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从13家增长到目前的226家,增长17.4倍;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平均增速达到20%;全市研发投入强度增长71.1%,增速位居全省前列。”鹤壁市科技局局长郭志鹏说。
随着科技创新能力的增强,鹤壁市技术合同交易额也实现历史性突破。继2020年全市技术合同成交额实现新突破后,2021年再次超额完成市定目标的521.5%,同比增长149.4%,连续三年实现翻番。
2021年7月1日,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在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空中护旗梯队护卫的党旗和四面巨幅标语迎风向前。很少有人想到,制作那空中飘扬的党旗和标语的面料,来自鹤壁市中维化纤股份有限公司和河南邦维高科特种纺织品有限公司。
2019年,鹤壁市组织实施重大科技(创新)专项“共聚改性阻燃尼龙关键技术研究”,资助科技专项资金100万元。两年刻苦攻关,中维化纤公司成功攻克尼龙纤维韧度、强度等技术难题,创新研制细旦高强尼龙66纤维,并以此与河南邦维公司联合研制出献礼面料。
鹤壁市科技局规划科科长艾振国介绍,“十三五”期间,鹤壁市相继谋划实施市级以上科技计划项目83项,其中国家级6项、省级41项,为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新兴产业发展壮大提供了坚实的科技支撑。
河南省首批创新引领专项成果在高速数据中心和5G通信网络建设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带动了产业上下游相关发展,获得国家授权发明专利2项。市级重大科技专项“黄淮海耐密抗逆适宜机械化夏玉米新品种培育及应用”项目,目前已创制优异种质资源23份,改良稳定遗传育种材料10份,育成永优1573、永优1593等国审品种4个,育成浚单1618、浚单1668等省审品种5个。永达食品公司研发制造的近50种航天食品和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一道升入太空……一项项重大科技项目的谋划实施,不仅为企业加强科技研发、攻克技术难题提供了强有力的资金支撑,还为该市产业转型升级、行业发展赋能增效。
鹤壁市科技局高新科负责人苏晓华介绍说,位于鹤壁市开发区和淇滨区的仕佳光子公司、国立光电公司承担的两个省重大科技专项顺利通过验收。这2个项目突破产业核心关键技术11项,项目达产后,每年可增加销售收入8000万元,年实现利税800万元。
2021年6月,鹤壁市入选“科创中国”试点城市。为统筹推进试点城市建设,促进科技经济深度融合,提升创新驱动发展能力,该市研究出台了《鹤壁市建设“科创中国”试点城市实施方案》,聚焦产业转型升级重大需求,以增加产业创新有效供给为核心,积极引进高端人才、科技成果、资金项目等优质资源,致力打造科技经济深度融合的鹤壁“样板间”,构建符合鹤壁实际的创新生态体系,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鹤壁市科技局与金融机构合作,推出“科技贷”业务,有效破解了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融资难题。鹤壁市海格化工科技有限公司经理岳红英说:“在市科技局帮助下,公司3次获得‘科技贷’,贷款2600万元,才渡过难关。”2021年,海格化工实现年营收2.5亿元,在疫情影响下,营收和净利润依然实现21.08%和25.03%的增长。
鹤壁市还发挥科技大市场平台作用,定期组织中介服务机构、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等为企业开展各种专业基础类线上、线下培训。在科技服务支撑下,科技驱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放大器”效应日益显现,鹤壁市建成了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国家农业科技园区、鹤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河南省创新型产业集聚区、河南省镁深加工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基地等国家和省级创新园区,科技创新能力跃居全省前列。
充分利用“科创中国”平台资源优势,鹤壁市今年着重聚焦汽车电子电器、现代化工与功能性新材料等重点产业,强化创新载体和平台建设,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下一步,鹤壁市将以推进‘科创中国’试点城市建设为契机,实施‘科创中国’鹤壁融通行动,构建资源汇聚机制、智力服务体系和新型专家服务平台。”鹤壁市副市长李小莉说。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农业科学院基础研究重大成果不断涌现,创新水平整体跃升。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63.2%,技术进步成为推动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引擎。
科学的种子埋在当下,长在未来,在播种孕育的过程中,奔走在各地的科普大篷车、深入乡村基层的科普教育活动和服务平台,正不断赋予齐鲁大地科学的神奇与美好。
SDG中心主任、中国科学院院士郭华东介绍,报告利用多源卫星遥感数据和人工智能算法对全球7个SDGs及中国227个可持续发展指标定量评估。
从黄大年到黄大年式教师团队,无数教师在中国大地上延续着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爱国情怀,教书育人、敢为人先的敬业精神,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高尚情操。
在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中国天眼”FAST)落成八周年之际,“中国天眼”核心阵科学和技术研讨会25日在贵州省平塘县召开,百余位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同谋划FAST核心阵的科学规划和建设。
9月24日10时31分,我国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在山东海阳附近海域使用捷龙三号运载火箭,成功将天仪41星、星时代-15/21/22卫星、驭星二号05星、复旦一号卫星、天雁15星和吉天星A-01星共8颗卫星发射升空,
纵观我国企业发展壮大的历程,可以看出,我国企业规模成长迅速,中国企业500强入围门槛逐年提升。
“模型崩溃”是今年7月发表在英国《自然》杂志上的一篇研究论文指出的问题。熊德意解读称:“真实的人类语言数据,其分布通常符合齐普夫定律,即词频与词的排序成反比关系。
现代生物育种是综合运用生物技术、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等科技手段,培育性能优良动植物新品种的新一代育种技术,是种业强国抢占全球产业制高点的竞争焦点。
许振超是山东港口青岛港青岛前湾集装箱码头有限责任公司工程技术部固机高级经理。1984年,青岛港顺应集装箱装卸运输趋势,组建集装箱公司,许振超被选为青岛港第一批集装箱桥吊司机。
9月23日,由中国互联网协会主办,北京泰尔英福科技有限公司合办,中关村区块链产业联盟和中国生产力促进协会数字经济工委会协办的2024(首届)中国数字人大会——面向人工智能的数字身份体系研究论坛在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展示中心成功举办。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以下简称“中国信通院”)总工程师敖立发表致辞。
未来颠覆性技术,特别是食品合成生物学技术将重新定义食品行业,引领行业发展潮流,改变这个行业的市场规则,而我们应该积极迎接这样的改变。
这些发现或有助开发实用的室温超导体,并可理解量子气体模拟——一个结合量子光学和凝聚态物理学的重要领域。
张甘霖的学生、土壤所助理研究员杨顺华说,这种执着的精神,深深影响着年轻一代的科研人员。
《三体》成为世界走近中国的一份路引,更是展现当代中国文化的一张名片在国际文化传播中,“内容为王”仍然是基本法则。
“三项改革”政策实施以来,越来越多的高校老师将自己的科研成果带到路演现场,迈出从实验室到生产线
黄河孕育了千年文脉,是华夏文明的母亲河,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是涵养中华文明的重要源泉。打造数据中心、讲好黄河故事,有利于全景式呈现黄河文化基因和历史文脉,创新黄河文化表达方式。
本文由:Kaiyun中国,Kaiyun平台官网,Kaiyun官方入口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