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天气,重庆市火灾风险等级攀升。消防救援人员作为城市的守护者,肩负着防火、灭火、抢险救援等多重艰巨任务。现在,就让我们跟随记者的镜头,去感受“119速度”背后的坚守与担当。
15日上午9点37分,119热线接到居民报警,两江新区大竹林街道一小区高层起火。系统迅速识别火点定位信息,智能调派距离最近的大竹林特勤站,消防指战员们闻令而动。
“我们接到警情到处置完毕,共花费13分钟时间,现场未造成人员伤亡。”两江新区大竹林特勤站副站长蒋斌斌告诉记者。
在高温天气的“催化”下,全市火灾警情呈显著上升态势。为应对这一严峻形势,市消防救援局强化了24小时值班值守制度,将警情响应等级提升至最高级别。一旦发现火情,系统能在45秒内精准调派救援力量,救援队伍平均5分钟即可抵达现场开展处置。
指挥中心作为整个救援行动的“最强大脑”,在接警后,会迅速判定火警等级,并第一时间将处置指令同步传达给前方队员。与此同时,借助先进的数字工作台这一“智慧中枢”,警情详情、建筑信息以及周边消防资源状况等关键数据,被精准推送至对应的区县治理中心和协同部门,并从基层智治平台同步发送给属地街道。
记者了解到,过去24小时,消防指挥中心接到全市379起警情,其中火灾扑救有50起,比平时上升约30%。这些火灾,平均15分钟处置完成。这背后,是一张全市消防救援的快速响应网络。
针对夏季火灾特点,全市消防救援队伍还加强了日常训练与消防演练。训练场上,队员们冒着高温开展训练,汗水湿透衣衫,却没有一个人喊苦喊累。“平时多流汗,战时少流血”的信念,早已深深烙印在每一个队员的心中。
重庆市消防救援局指挥中心副主任韩凤伟表示:“针对性开展高层建筑、石油化工、森林火灾等实战演练,积极做好灭火救援准备工作,同时,紧盯重点行业领域人员密集场所,开展监督检查,强化电气火灾风险排查整治和动火作业安全管理,加强群众身边隐患综合治理,推动消防安全知识宣传普及。”
本文由:Kaiyun中国,Kaiyun平台官网,Kaiyun官方入口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