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aiyun(中国大陆)官方网站-Kaiyun改变人生格局

有色金属出口管制资源输出向“规则强国”转型-Kaiyun平台官方网
24小时服务热线:023-85551325
当前位置: 首页 > 热门新闻 > 技术分享

有色金属出口管制资源输出向“规则强国”转型

作者:小编 时间: 浏览:

资讯摘要:

     近年,随着新一轮中美贸易战的升级,美国对华出口管制措施不断加码,从传统制造业到高科技领域...

  

有色金属出口管制资源输出向“规则强国”转型

  近年,随着新一轮中美贸易战的升级,美国对华出口管制措施不断加码,从传统制造业到高科技领域,从实体清单到长臂管辖,手段逐渐激烈。从2024年9月美国对中国关键矿产加征25%关税,2024年将136家中国半导体企业纳入出口管制清单,到2025年4月将对华关税提升至125%,部分商品综合税率达145%。

  美国试图通过出口管制削弱中国企业在全球供应链中的竞争力,构建技术封锁体系,试图切断我国高端制造的材料与设备供给,严重威胁中国产业链安全,更造成全球产业链的紊乱。迫使我国将资源优势转化为战略防御能力,通过出口管制筑牢产业安全底线。

  全球地缘政治格局深刻调整下,各国加强对关键矿产的开发和保护。2022年美国颁布史上最重大的气候相关法案《通胀削减法案》,动用约3,700亿美元为新能源行业和供应链提供资金和税收抵免,显著提升了投向关键矿产的公共资金;2023年3月欧盟发布《关键原材料法案》提出建立关键矿产集中采购组织,初步提出针对关键矿产在欧盟集团内部汇总需求’并建立采购体系;此外,加拿大和英国也修订了《关键矿产战略》。

  2022年6月,为刺激政府和私营部门的矿产投资,在美国政府牵头下,澳大利亚、加拿大、芬兰、法国、德国、日本、韩国、瑞典、英国、美国、欧盟等建立矿产安全伙伴关系(MSP)。同年,澳大利亚与印度达成《澳大利亚和印度关键矿产合作协议》以加强关键矿产资产和供应链方面的合作。2023年3月美国和日本达成《美国和日本关键矿产协议》,针对电池矿产(锂、镍钴、石墨和锰)帮助日本汽车制造商和关键矿产加工企业获取《通胀削减法案》补贴。

  2022年澳大利亚出口融资局设立的关键矿产基金同意向澳大利亚矿企llukaResources贷款10.5亿美元在西澳建造稀土精炼厂。澳大利亚政府从总额150亿美元的国家重建基金中拨款帮助关键矿产企业在国内建设加工、精炼产能。美国能源部贷款计划办公室向美国电池回收商RedwoodMaterials提供了20亿美元的有条件贷款,用于在内华达州建造一座电池材料回收厂;向美国矿业企业loneer提供7亿美元的有条件贷款,用于在内达华州建设RhyoliteRidge锂和硼项目。

  2025年7月MPMaterials宣布美国国防部将为其提供数十亿美元的资金支持,其中包括以4亿美元收购公司优先股,以及承诺10年内以110美元/公斤价格采购镨钕产品(约合人民币79万元/吨)。

  从资源禀赋看,我国在稀土、钨、锑、镓等关键金属领域占据不可替代地位:稀土储量占全球49%且冶炼分离产能占全球超90%,钨产量占全球超80%,锑产量占60%,这种“资源-技术-供应链”三位一体的优势格局,使我国优势金属成为大国博弈的战略筹码。

  美国地质调查局数据显示,其50种关键矿产中12种完全依赖进口,28种进口依赖度超50%,其中稀土进口70%来自中国,59%的天然石墨和68%的人造石墨依赖中国供应。在这样的背景下,为保护产业链供给安全,近两年我国对部分关键金属的出口管制措施逐步强化。2023年7月3日起对镓、锗相关物项实施出口管制;12月1日《两用物项出口管制清单》生效,将大量稀有金属及含稀有金属成分的合金等物项列为两用物项。

  2024年8月15日起对锑相关物项实施出口管制,12月3日起原则上不予许可镓、锗、锑、超硬材料相关两用物项对美国出口;2025年2月4日起对钨、碲、铋、钼、铟相关物项实施出口管制并纳入《清单》,4月4日起对钐、钆、铽、镝、镥、钪、钇等稀有金属相关物项实施出口管制并纳入《清单》。

  稀土出口管制导致海外磁材库存紧张,拉动价格抬升。稀土作为“工业维生素”、“工业味精”,广泛应用于国防军工、航空航天、特种材料、冶金、能源和农业等诸多领域。我国稀土产业链具有全球掌控力,根据USGS及百川盈孚统计,我国稀土储量占全球49%,全球稀土分离产能有90%以上在中国。

  在美国实施对等关税后,2025年4月4日,商务部、海关总署公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口管制法》等有关法律法规,为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履行防扩散等国际义务,对部分中重稀土(钐、钆、铽、镝、镥、钪、钇等)相关物项实施出口管制,含有铽、镝的高性能稀土永磁出口受到较大影响。此后,今年4、5、6月我国稀土永磁出口同比大幅下降45%、74%、38%,5月出口量创近五年来新低。

  2025年6月,海外多家车企因稀土永磁短缺影响生产,据澎湃新闻报道,日本铃木暂停运营日本本土的部分汽车生产线,美国福特的芝加哥工厂阶段性暂停探险者(Explorer)SUV的生产,宝马表示部分供应商网络已经受到稀土短缺的影响,特斯拉“擎天柱”也因稀土库存紧张面临量产困难,欧洲汽车零部件协会表示由于稀土材料和磁铁的严重短缺,部分欧洲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已暂停若干生产线。

  出口管制实施后的一个月时间内,欧洲氧化镝、氧化铽涨价近2倍。根据阿格斯金属数据,2025年5月底欧洲氧化铽价格为2200-3500美元/公斤,氧化镝为500-900美元/公斤,而同期国内氧化铽、氧化镝均价为707.5/162万元/吨,海外价格是国内价格的至少2倍以上。进入7月之后,随着稀土出口的逐渐修复,受海外稀土磁材补库备库需求拉动,叠加传统行业旺季的影响,氧化镨钕价格从7月初的44.5万元/吨上涨至8月中下旬的63.5万元/吨,不到两个月内涨幅达到43%。

  锑、镓、锗、钨等金属的出口管制也带动价格抬升。锑被广泛用于阻燃剂、蓄电池及铅合金、玻璃陶瓷、化学制品、催化剂等工业及军事领域。锑金属静态采储比低,稀缺程度高,被多国列为重要的战略资源。中国是全球锑资源供给主力,储量占全球34%,产量占全球60%。2024年8月15日,中国商务部和海关总署联合发布了2024年第33号公告,宣布自2024年9月15日起,对锑等特定物项实施出口管制措施。

  2024年12月3日,商务部公告原则上不予许可镓、锗、锑、超硬材料相关两用物项对美国出口。2024年10月我国氧化锑出口量同比下降98%,此后至今出口一直未完全恢复。出口管制导致国内锑原料阶段性供给过剩,价格下跌,而海外的供给短缺导致介个开始持续上涨,随后国内锑价从今年2月开始跟随海外一同上涨,但海外锑价较国内仍有较高溢价,2025年3月初海内外价差最大时,欧洲锑价超过国内172%。此外,镓、锗、钨等金属Kaiyun也在出口管制后出现价格大幅抬升。

  长期以来,我国虽为多数关键金属的全球主产国,却常陷入“低价出口原料、高价进口制成品”的价值链低端。出口管制措施通过控制初级产品外流,倒逼国内产业链向深加工、高附加值环节延伸,推动“微笑曲线”向两端升级,从根本上降低高端产业被“卡脖子”的风险,实现从低附加值原料出口向高附加值产品出口的华丽转身。关键金属在现代工业体系中地位举足轻重。

  钨是硬质合金、穿甲弹、火箭发动机喷嘴等构件的核心材料,关乎国防军工与高端制造;铟是IPO靶材核心原料,在显示设备、军用单色红外探测装置制造中不可或缺;锑用于现行军用双色和多色红外探测装置;钼对航空航天发动机及钢材性能提升极为关键;铋在第四代核反应堆液态金属冷却快中子反应堆中作为冷却用液态金属的关键成分。

  对镓、锗、锑的出口管制有望推动国内半导体材料国产化;对钨上游原材料的出口管制将有望促进我国硬质合金和刀具向高端领域不断迈进,推动国产替代的加速升级;对稀土及含镝铽高性能磁材出口管制有望进一步巩固我国稀土产业链的全球话语权与掌控力。

  我国作为全球主要的相关物项生产国和出口国,长期履行防扩散等国际义务,此次基于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的出口管制,是统筹发展和安全理念的生动实践。近年我国列入出口管制的金属为我国优势矿种,西方国家短期内难以寻觅替代方案。以稀土为例,我国经过多年发展具备完善的稀土产业链,从上游开采到下游应用,产业集群效应和规模优势显著。而海外稀土开采面临成本高、环保压力大等风险,产业链发展处于初期,短期内难以撼动中国的掌控地位。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党委常委陈学森在2025年7月曾明确表示,针对镓、锗、锑等稀有金属两用物项出口管控,中国有色金属协会将系统总结政策实践经验,提出细化出口许可分类标准、建立企业合规白名单制度、加强与国际原子能机构合作等优化方向,平衡国家安全与产业链稳定,参与全球两用物项治理规则制定。

  未来我国有色金属出口管制将有望像精细化治理的方向继续推进。细化分类标准将解决当前管制中的“模糊地带”。参考商务部2023年镓锗管制清单对单晶、外延片等形态的精准界定,未来稀土、钨等品种可进一步按纯度、用途、技术参数划分管控等级,例如将高性能稀土永磁按磁性强度细分许可类别,既确保敏感物项管控到位,又为民用级产品出口预留空间。

  这种分类方式已在光伏行业自律中得到验证,通过区分N型与P型硅料的管控强度,实现了产业升级与市场稳定的平衡。企业合规白名单制度则有望激发行业活力,白名单企业将可通过数字化溯源、环保达标、技术研发投入等多维认证,通过政策设计使其享受简化审批、优先出口等政策倾斜,从而促进企业开展技术革新、提高生产效率、提升市场竞争力。

  加强与国际原子能机构的合作成为回应全球关切并提高全球话语权的有效抓手,既契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口管制法》中履行防扩散国际义务的要求,也借鉴了我国在核材料监管中的成熟经验,未来可以在稀土、锑等关键金属领域建立跨境核查机制,参照核材料衡算标准建立“开采—冶炼—出口”全流程数据共享平台,既满足国际社会对管制透明度的期待,又通过技术输出扩大规则影响力。

  对战略金属实施出口管制,平衡国家安全与产业链稳定,参与全球两用物项治理规则制定,也将促使西方国家重新审视对华政策,寻求在关键资源领域于中国的合作。在此过程中,我国将凭借资源优势与规则制定权,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重构进程中占据主动,推动构建自主可控的产业链供应链体系,推动产业链由低附加值的矿产资源原材料端向高附加值、高端制造的下游应用升级,逐步实现从资源大国向规则大国的转型,在国际经济秩序重塑中发挥更为关键的引领作用。

  更多行业研究分析请参考思瀚产业研究院官网,同时思瀚产业研究院亦提供行研报告、可研报告(立项审批备案、银行贷款、投资决策、集团上会)、产业规划、园区规划、商业计划书(股权融资、招商合资、内部决策)、专项调研、建筑设计、境外投资报告等相关咨询服务方案。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由:Kaiyun中国,Kaiyun平台官网,Kaiyun官方入口提供
相关资讯
在线客服
联系方式

服务热线

023-85551325

手机联系

023-85551325

微信小程序
小程序
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