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aiyun(中国大陆)官方网站-Kaiyun改变人生格局

向“绿”而行 抢占先机 徐圩新区奋力打造全球首个零碳石化园区-Kaiyun平台官方网
24小时服务热线:023-85551325
当前位置: 首页 > 热门新闻 > 行业新闻

向“绿”而行 抢占先机 徐圩新区奋力打造全球首个零碳石化园区

作者:小编 时间: 浏览:

资讯摘要:

     晨曦微露,阳光倾洒在“钢铁森林”间,折射出耀眼的光芒。走进连云港市徐圩新区,火热强劲的发...

  

向“绿”而行 抢占先机 徐圩新区奋力打造全球首个零碳石化园区

  晨曦微露,阳光倾洒在“钢铁森林”间,折射出耀眼的光芒。走进连云港市徐圩新区,火热强劲的发展气息扑面而来,处处涌动着奋进不息的浪潮。

  绿色发展一直是徐圩新区的鲜明底色。今年以来,徐圩新区积极探索石化化工行业零碳园区建设路径,开展零碳园区建设规划研究,致力于提升连云港石化产业基地绿色低碳水平和竞争力,奋力打造全球首个零碳石化园区。

  “我们将通过零碳园区建设,统筹推进源头减碳、过程降碳、末端固碳,加快园区能源绿色转型、引导产业深度脱碳、增强产品低碳竞争力,促进连云港石化产业基地的产业向低碳化、高端化、特色化转型升级,提高相关产品‘绿色竞争力’,推动化工产业向清洁、绿色、安全、高效发展。”徐圩新区经济发展局局长徐春生说。

  建设零碳园区不仅是对“双碳”目标的坚定回应,更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跃。

  零碳园区通过能源的清洁替代和高效利用、资源的循环利用、城建交通绿色低碳转型和碳捕集利用等方式,使园区内生产生活所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降至“近零”水平,对于提升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突破绿色贸易壁垒具有重要意义。

  建设零碳园区,徐圩新区有方案、有规划、有远见。结合重大项目规划和现有基础条件,徐圩新区研究制定《连云港石化产业基地零碳园区建设规划》,将于近期正式发布,计划利用5年时间,逐步打造零碳园区。预计到2030年,园区的产业低碳化、交通绿色化、治理精准化水平将显著提高,多能互补、协同高效的绿色能源供应系统将更加完备,创新驱动、生态优先的产业发展模式将更加成熟,能源资源利用效率将位居全国前列,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和碳排放将明显下降,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将不断提升,徐圩新区零碳园区基本建成。

  建设零碳园区,徐圩新区有产业基础。如今,徐圩新区已全面形成盛虹石化、卫星化学和中化循环经济产业园三大产业集群,2024年全年规上企业工业总产值2050.7亿元,综合实力位居全国化工园区前列,成为江苏沿海强劲的经济增长极。徐圩新区拥有1600万吨/年炼油、390万吨/年乙烯、370万吨/年丙烯、104万吨/年丙烯腈、400万吨/年PTA等方面的生产能力,还将加快实施减油增化、二氧化碳聚醚、高端聚烯烃弹性体等项目,启动布局己内酰胺、尼龙、电子化学品等项目。

  去年,徐圩新区建成全国首个“二氧化碳捕集利用—绿色甲醇—新能源材料”产业链项目。目前区内盛虹、卫星、海科等企业共投产和在建6个CCUS项目,建成后可实现二氧化碳年回收利用165万吨。“我们综合考虑新区的非化石能源供给能力、工业过程碳减排潜力和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需求,将从能源结构优化、工艺技术革新、资源效率提升、产业结构调整和低碳零碳负碳技术应用等方面进行情景参数设置,重点通过能源活动零碳化、工业过程零碳化及负排放技术应用实现零碳园区建设。”徐圩新区经济发展局相关负责人说。

  布局建设一批光伏发电项目,建成纳潮河光伏、东辛农场渔光互补等新能源项目;建成投用全国首个工业用途核能供汽示范项目——和气一号,供汽能力600t/h,等效减少碳排放107万吨/年;建成投用公用工程岛,积极探索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发电和供热制氢煤炭清洁利用;开展石化化工行业节能降碳行动,推动重点用能企业实施节能降碳改造项目……近年来,徐圩新区加快建设新型能源体系,着力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节能降碳成效明显。

  对标国家和省级零碳园区建设指南要求,徐圩新区在产业绿色发展、能源转型等方面持续发力,打出节能降碳“组合拳”。

  一方面,加快构建石化产业低碳发展模式,全面推行清洁生产和绿色制造。鼓励对标国际先进,建设“能效标杆”工厂、“零碳”工厂。加大碳捕集利用项目布局,持续推进负碳项目引进,加大碳捕集利用、近零排放工艺等核心技术攻坚,提升产学研转化效率。促进生产过程清洁化,采取低碳原料供给优化、工艺技术提升、完善循环经济产业体系等措施引导企业生产过程清洁化,并合理延伸产业链,推动产业循环式组合、企业循环式生产,实现资源节约集约高效利用。

  同时,构建区域绿电网架,会同供电企业推进绿电网架研究,通过优化整合电源侧、电网侧、负荷侧资源,提高系统平衡能力,强化区域电网互联互通,确保绿电高效输送与消纳溯源。

  “以构建零碳化能源体系为核心,我们将加快绿色低碳技术创新和应用,推动实现可溯源的绿色能源供应和全流程的碳足迹管理,全力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绿色化工创新高地,在全球绿色竞争中抢占先机。”徐圩新区经济发展局副局长朱晓磊说。

  “中心2021年12月投入运行,建设面积5500平方米,是新区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的创新平台,致力于解决新区及企业生态环境保护难题。”徐圩新区生态环境质量管控中心负责人说,该中心集体系建设、问题诊断、平台创新和技术研发于一体,为建设世界一流石化基地保驾护航。

  随着万亿级石化产业集群行动计划的有序推进,徐圩新区新增产业项目陆续投产,预计“十五五”末能源消费总量将突破2840万吨标准煤,能源消费总量将保持中高速增长,推动碳排放增量约1000万吨,产业高端化、绿色化转型迫在眉睫。

  “我们将严格项目准入标准,逐步实现炼油、乙烯、芳烃、氯碱等重点装置能效水平全部达到行业标杆值。深入推进减油增化、减油增材,向下游延伸发展高值低碳化工产品,提升高端精细化工产品和化工新材料占比。”徐春生说。

  秉持绿色发展理念,徐圩新区将不断健全绿色低碳发展机制,持续加快产业绿色转型,形成可持续发展的绿色生产力,全力助推“双碳”目标实现。

  推动工业过程零碳化。适当优化轻质化原油品种,加快发展以乙烷、丙烷等低碳轻烃、生物质清洁原料替代传统化石原料;推广先进生产工艺和节能技术装备,扩大电气化终端用能设备使用比例。完善循环经济产业体系,构建企业小循环、园区中循环、基地大循环的产业生态链条,促进废物综合利用、能源梯级利用、资源循环利用和污染物集中安全处置;开展废旧化工材料降级使用和化学回收处理,创建大宗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骨干企业。

  建立绿色低碳交通物流体系。开展大功率高效直流桩、液冷超级充电等技术创新示范应用,积极探索光储充一体化电站建设,科学布局液化天然气(LNG)加气站、充(换)电站、加氢站等清洁能源设施,探索“码头装卸—自动化运输—无人化作业”等全流程体系。预计到2028年底,建成智慧港口、综合调度指挥中心、公共服务平台等,创建省级绿色低碳港口。完善环境基础设施,打造集第三方治理、集中处理、再生回用、高盐浓水处理于一体的大型“工业水处理综合体”,建立零碳园区“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机制。

  强化绿色低碳综合服务能力。探索建立碳排放预算管理机制,合理确定重点领域碳排放总量控制目标及任务,率先开展碳排放影响评价、产品碳足迹认证,推动建立重点产品碳足迹数据库;建立碳资产开发项目库,制定碳资产开发策略;丰富绿色金融产品体系,搭建新区绿证交易一站式服务平台。

  “接下来,我们将以此次零碳园区建设为契机,持续推Kaiyun官网登录进能源、产业、建筑、交通等领域绿色低碳转型,吸引更多高端绿色产业入驻,进一步增强徐圩新区绿色发展动能,推动徐圩新区从‘成本驱动’转向‘创新驱动’、从‘规模扩张’转向‘效率提升’,实现经济效益和发展质量的双重提升。”徐春生表示。

  他表示,中心联合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华能集团等11家国内知名高校企业开展产学研融合,常年配备10余名科研人员驻扎园区,根据实际工况需求进行配合研发,开展氮氧化物近零排放、VOCs高效治理、生物多样性研究等国内外前沿技术研发应用,成功研创全球首套化工废气近零排放装置。

  徐圩新区环境保护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近3年,园区对环保基础设施累计投资14.15亿元,PM2.5年均浓度从最初的43微克/立方米降至24微克/立方米,降幅达到44.2%。徐圩新区对工业废水进行分子处理,建成多种工艺的处理厂,废水回收利用达到70%以上;投资3700万元建设全园区的空气、水监测站,去年又投资2200多万元建设网格式空气微站,全力保护新区的生态环境;建成11座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站、6座监测微站、13座水质自动监测站和169个自动监测点位,构成多级环境监测管控体系,实现新区环境监测零死角、全覆盖。

  此外,新区内中化瑞恒与盛虹石化、卫星化学在纯苯、氢气、烧碱供给上形成上下游供应链关系,通过管道输送减少了运输费用,降低了车载运输带来的风险。


本文由:Kaiyun中国,Kaiyun平台官网,Kaiyun官方入口提供
相关资讯
在线客服
联系方式

服务热线

023-85551325

手机联系

023-85551325

微信小程序
小程序
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