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常提及的“中年三宝”包含多种组合,从休闲活动到服饰品牌,其中钓鱼、茅台、始祖鸟的说法流传较广,而在服装品牌领域,石头岛、LuLu、始祖鸟等组合也备受关注。
这些品牌不仅是消费潮流的代表,更蕴含着独特的商业发展逻辑与品牌塑造历程。
1938年,伊冯・乔伊纳德出生于加拿大魁北克,后随家人迁至美国加利福尼亚州。自幼热爱户外运动的他,从钓鱼、游泳、打猎,到参与驯鹰,15岁时因驯鹰接触到攀岩,并深深痴迷。
高中时期,乔伊纳德成绩平平,却在户外探索中展现出独特的创造力与冒险精神。因对攀岩装备不满,19岁的他决定自己打铁制作岩钉。他用二手锻炉和简单工具,打造出质量上乘的铬钼钢岩钉,尽管制作效率低,1小时仅能打2个,但凭借出色的品质,即便售价高达1.5美元(当时欧洲进口岩钉仅20美分),仍备受攀岩爱好者青睐。
此后,乔伊纳德一边攀岩,一边制作装备,逐步扩大业务。1973年,他以自己曾攀登过的阿根廷菲茨罗伊峰所在地区命名,创立Patagonia品牌。
起初,品牌发展面临诸多挑战,服装业务首战失利,现金流紧张,合伙人退出。但乔伊纳德并未放弃,他向朋友道格・汤普金斯学习商业经验,专注产品研发。通过引入新技术面料,如将聚丙烯纤维用于保暖内衣,首创摇粒绒并应用于服装,提出“洋葱皮”分层穿衣理念,Patagonia逐渐在户外服装领域站稳脚跟。
随着品牌壮大,乔伊纳德开始思考企业的使命与责任。20世纪90年代,美国经济下滑与自然环境破坏让他意识到环保的重要性。
公司决策不产生环境破坏;关注产品品质;重视员工、社区、供应商和顾客的总体利益;
追求利润但不以盈利为唯一目标,否定盲目增长和扩张。为践行环保理念,Patagonia总部建筑大量使用再生材料,用电采用太阳能;
发起“1% for Planet”组织,联合众多企业共同投身环保。此外,Patagonia还推出反消费主义广告,倡导理性消费,提供旧衣修补和回收服务。
2022年,84岁的乔伊纳德将价值30亿美元的公司裸捐,通过股权分配,确保公司利润持续用于环保事业。尽管Patagonia年营收稳定在10亿美元左右,毛利仅10%,但其在户外服装市场份额达10%,成为行业领军品牌,也因其独特的环保理念和企业价值观,被《财富》杂志评为“世界上最酷的公司”。
然而,随着品牌在富裕人群中流行,Patagonia被贴上“父权象征”等标签,品牌方也在努力调整形象,避免与特定群体过度关联。
1955年,奇普・威尔逊出生于美国加州圣地亚哥,后在加拿大卡尔加里大学学习经济学。
学生时期,威尔逊通过在阿拉斯加当石油工人赚取了人生第一桶金。毕业后,他尝试创业,先后涉足紧身短裤、冲浪滑板装备、滑雪服装等领域,但均未取得显著成功。
1998年,威尔逊敏锐察觉到瑜伽运动的兴起和女性消费市场的潜力,创立Lululemon品牌。他将品牌定位为高端瑜伽服饰,针对32岁左右、年收入10万美元的职业单身女性。首款瑜伽裤采用尼龙和莱卡混合面料,柔软有弹性,同时花费8万美元研发,引入日本高级平锁缝纫机确保做工精良。
Lululemon的店铺不仅是销售场所,更注重打造社区氛围,白天作为设计工作室,晚上开设瑜伽课,还组织健康饮食等主题活动。店员被称为“教育者”,遵循“6秒13秒”原则,避免过度推销,专注于传递品牌理念和生活方式。
2007年,Lululemon上市,但2008年受经济危机影响股价暴跌。威尔逊及时调整策略,布局电商直销渠道,推动品牌线上发展。尽管期间遭遇产品质量公关危机,如瑜伽裤走光、上衣拉绳伤人等事件,威尔逊也因言论争议离开公司管理层,但Lululemon凭借优质的产品设计、精准的用户定位和持续的市场拓展,依然保持高速增长。其产品注重展现女性曲线美,面料科技领先,拥有专属研发实验室;通过与健身达人合作、举办活动等方式进行品牌推广,避免传统带货广告。
截至2022年,Lululemon市值达396亿美元,成为全球运动品牌第二,在中国市场也快速扩张,计划到2026年将门店数量增至220家。
离开Lululemon后,威尔逊依然关注品牌发展,通过个人网站表达对公司的看法,并持有公司8.75%的股份,成为最大个人股东。他还涉足其他领域,投资家居健身品牌Mirror,展现出多元化的商业布局。
和乔伊纳德一样, Lane因对登山装备不满而选择自主研发。他制作的登山安全带“Wiper”在1991年被《攀岩》杂志评为顶级安全背带,为品牌奠定基础。随后,始祖鸟以始祖鸟化石为灵感设计品牌logo,寓意户外运动精神。
1995年,始祖鸟开始涉足服装领域,与WLG公司合作,采用Gore-Tex面料推出首款冲锋衣阿尔法SV。这款产品防水保暖性能卓越,成为品牌经典单品并沿用至今。
始祖鸟在产品研发上精益求精,通过20年时间将阿尔法SV的重量从700克降至300多克,体现了对专业性能的极致追求。其产品以高质量和高价格著称,最便宜的外套也要四五千元,高端产品售价可达一两万元,远超Patagonia和Lululemon同类产品。
品牌发展过程中,创始人Dave Lane在1995年选择离开公司去追求个人的户外爱好,公司交由他人打理。2002年,始祖鸟被阿迪达斯旗下的所罗门公司收购,2005年又被卖给亚玛芬体育。
2019年,安踏收购亚玛芬体育,始祖鸟成为安踏旗下品牌。被安踏收购后,始祖鸟加大在中国市场的营销力度,品牌认知度迅速提升。
2021年,因国家领导人穿着始祖鸟出现在新闻中,安踏港股股价暴涨10%,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品牌的影响力。尽管目前始祖鸟营收规模相对较小,2021年收入为4.34亿美元,员工约2000人,但在安踏的品牌矩阵中,其作为高端品牌的增长潜力备受期待。
Patagonia、Lululemon和始祖鸟这三个品牌的崛起,有着相似的发展路径。
它们都从垂直细分市场切入,针对小众人群的特定需求,专注产品研发,以卓越的质量和功能性赢得核心用户群体的认可。
在站稳垂直领域后,逐步将产品拓展到日常穿搭场景,实现文化外溢,吸引更广泛的消费者。
通过独特的品牌营销和文化塑造,赋予品牌“宗教感”,形成品牌社群,让消费者产生强烈的归属感和认同感,使品牌成为身份和品味的象征。
这些品牌的成功,不仅改变了消费者的穿着观念和生活方式,也在商业领域引发了深刻思考。它们证明了在细分市场深耕、注重品牌文化建设和用户体验,能够创造出高附加值的品牌。然而,对于这些品牌所形成的“邪教品牌”现象,社会上存在不同看法。
有人认为这是品牌营销的成功,满足了消费者对品质和身份认同的需求;也有人批评其具有洗脑和虚荣的成分。但不可否认的是,这些品牌通过自身的发展,推动了行业的创新和进步,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多元化的选择。
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它们能否继续保持独特的品牌魅力,引领消费潮流,值得持续关注。
本文由:Kaiyun中国,Kaiyun平台官网,Kaiyun官方入口提供